三俠五義評書
立即收聽
如果不能收聽,請下載聽中國聽書APP純凈版
《三俠五義》作者(清)石玉昆,是古典長篇俠義公案小說經典之作;是中國第一部具有真正意義的武俠小說,堪稱中國武俠小說的開山鼻祖;是俠義派小說的代表之作。由于版本眾多,流傳極廣,膾炙人口的故事對中國近代評書曲藝、武俠小說乃至文學藝術影響深遠。一般三俠是指北俠歐陽春、南俠展昭、丁氏雙俠丁兆蘭、丁兆蕙(二人為一俠);五義是指鉆天鼠盧方、徹地鼠韓彰、穿山鼠徐慶,翻江鼠蔣平、錦毛鼠白玉堂,這五鼠弟兄。《三俠五義》又名《忠烈俠義傳》,120回,首刊印刷于光緒五年(1879),署石玉昆述。卷首有問竹主人(石玉昆)序及退思主人、入迷道人二序。石玉昆(約1790~1882),號問竹主人,清代嘉慶、咸豐、同治間著名玩票說唱藝人。其說唱之《龍圖公案》,在嘉慶年間已經風行,今猶有傳抄本,唱詞甚多。后有人在此基礎上,刪去唱詞,增飾為小說,題《龍圖耳錄》。光緒年間,問竹主人(石玉昆)又加以修改潤色定稿印刷發行,更名為《忠烈俠義傳》又名《三俠五義》,均為120回。近代學者俞樾認為本書第一回貍貓換太子事,殊涉不經,遂援據史傳,訂正俗說,重撰第一回。又以三俠即南俠御貓展昭展雄飛、北俠紫髯伯歐陽春、雙俠丁兆蘭丁兆蕙合為一俠,實為四俠,增以小俠艾虎、黑妖狐智化、小諸葛沈仲元共為七俠;原五鼠即鉆天鼠盧方、徹地鼠韓彰、穿山鼠徐慶、翻江鼠蔣平、錦毛鼠白玉堂,仍為五義士,改書名為《七俠五義》,于光緒十五年作序刊行。但此改動遭到文學界和曲藝界的雙重質疑,魯迅、胡適諸輩皆認為俞樾的改本實不如原本。如:1923年12月28日魯迅致胡適佚札言:我以為可重印者尚有數書。一是《三俠五義》,須用原本,而以俞曲園所改首回作附。1925年,亞東圖書館重印《三俠五義》時選用原本。胡適序中明確指出:《三俠五義》原本確有勝過曲園先生改本之處。就是曲園先生最不滿意的第一回也遠勝于改本。上海戲園里編《貍貓換太子》新戲,第一本用《三俠五義》第一回作成底本,這可見京班的戲子還忘不了《三俠五義》的影響,又可見改本的第一回刪去了那有聲有色的描寫部份便沒有文學的趣味,便不合戲劇的演做了。這回亞東圖書館請俞平伯先生標點此書,全用《三俠五義》作底本,將來定可以使這個本子重新行于國中,使許多讀者知道這部小說的原本是個什么樣子。故今有《三俠五義》、《七俠五義》兩種名稱流傳于世。《三俠五義》又名《忠烈俠義傳》,在初刻本每頁邊上都書三俠五義四字,可見著者是把三俠五義四個字作為原書的別名。《三俠五義》加起來是三才五行八卦九宮。北俠占天時,雙俠占地利,南俠占人和,此為三才,五鼠為金、木、水、火、土五行,三俠與五義合起來為八卦,其中雙俠是哥倆,共為九人,正合九宮。在我國古漢語中三、五等數,既可表示基數,即表示確數的數目,如三綱五常、三皇五帝、三墳五典等,又可表示虛數,即用定數來表示夸大、縮小、或不定的數目,如三令五申等。從基數的概念來看:三俠是南俠、北俠、丁氏雙俠(看成一個整體),五義是五鼠,從虛數的涵義來理解,三俠五義就是許多俠義的意思。三俠:南俠展昭、北俠歐陽春、雙俠丁兆蘭、丁兆蕙(二人為一俠)五義:鉆天鼠盧方、徹地鼠韓彰、穿山鼠徐慶、翻江鼠蔣平、錦毛鼠白玉堂其他:包拯、顏查散、柳青、艾虎、智化等小說敘寫北宋包拯在眾位俠義之士的幫助下,審奇案、平冤獄、以及眾俠義除暴安良、行俠仗義的故事。書中塑造了一位鐵面無私、不畏權勢的清官形象,其中包公平冤獄、鍘龐昱、除藩王等情節,書中穿插了大量俠客們路見不平、拔刀相助的正義行為,表現出他們俠之大者、為國為民的本質。《三俠五義》的出現,開創了公案小說與俠義小說的合流,小說前面講述北宋仁宗年間,包公出世,赴任定遠縣、執掌開封府,奉皇命到陳州放糧賑災,公孫策設計要來御賜刑具三口銅鍘,安樂侯龐煜派人刺殺包公,南俠展昭暗中保護幫助包公,使包公得以刀鍘國舅,除暴安良。隨后,包公又查清了多年前的皇宮冤案貍貓換太子案,使仁宗與李娘娘母子二人得以團聚。南俠展昭因多次救包公,閱武樓獻藝被皇帝封為御貓,引發五鼠鬧東京的故事,后來五義同歸朝廷供職開封府,其中間穿插韓彰蔣平等人捉拿采花賊花蝴蝶的故事、包公的門生倪繼祖在北俠歐陽春、黑妖狐智化、小俠艾虎等人的幫助下鏟除霸王莊惡霸馬強的故事。后面主要講述包公的門生顏查散和白玉堂等人,治理洪澤湖水患、收復軍山、剪除襄陽王趙爵等誅強鋤暴的故事。